心臟病會導致心律不齊
雅安恒博醫院專家指出,心律不齊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癥狀,是指由于心臟病變導致心臟博動異常的病理現象。心臟病發作以及能夠破壞心電系統的潛在條件都會導致心律不齊。這些潛在的條件包括高血壓、冠心病、心力衰竭、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不足、風濕性心臟病等。
雅安恒博醫院專家指出,以下可以幫助患者辨別病況的輕重緩急:
1、是否伴有其它癥狀
嚴重疾病引起的心律不齊,多伴有一些癥狀,常見有頭暈、胸悶、胸痛、氣急、多汗、顏面蒼白、四肢發冷、抽搐、昏迷等。輕微的心律不齊仍可以照常工作和學習。
2、發作的持續時間
如心律不齊來得迅猛,且發作時間持續較長或發作頻繁,每分鐘早搏超過5次以上,多表示病情較重,應及時就醫。來勢不急、持續時間又短,或發作次數少,則多表示病情較輕,可以觀察一段時間。
3、有無原發病
患有心臟病、高血壓、動脈硬化、fk3、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人發生心律不齊時,多表示病情嚴重。
4、患者的年齡和病史
一般情況下,如心律不齊發生在年輕人或壯年人身上,以功能性較為多見。老年人心律不齊,則多見于器質性病變。
心律失常有3種表現形式:
1.竇性心律失常正常人從竇房結產生的沖動頻率為:60~100次/分。當頻率<60次/分,稱為竇性心動過緩;>100次/分,則稱為竇性心動過速。若沖動不規則,稱為竇性心律失常。若沖動的產生有短暫或較長時間的停止,稱為竇性停搏。
2.沖動起源異常(異位性心律失常) 當竇房結的起搏功能受抑制,或其周圍組織發生傳導障礙,或竇房結以下的位興奮點自律性增高,均可引起過早搏動(期前收縮)或過速。
3.傳導障礙 當心臟沖動傳導的順序或時間發生的變化時,稱為傳導障礙。病理性傳導阻滯,是由于心臟某一部分對沖動不能正常傳導,或傳導時間延長。傳導阻滯可發生在心房內、房室外交界區、束支內、竇房結周圍或其與心房之間。
雅安恒博醫院專家提醒:以上就是關于“心臟病會導致心律不齊”的介紹,為方便患者更好的了解病情,雅安恒博醫院特免費開設網絡在線咨詢預約服務,在線為您解答相關疾病問題。雅安恒博醫院祝您健康愉快!
